Steinberg Dorico 制谱软件深度解读和杂谈
这是 Sibelius 原班人马被 AVID 炒鱿鱼、再被 Steinberg 整锅招安的团队打造的新产品。有鉴于这群人最了解 Sibelius 真正的死穴,于是这次 Dorico 的问世就是冲著 Sibelius 的七寸而来的。不知道现任 Sibelius 运维研发团队能否招架得过来。
- 作者:孫志貴
- 链接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0919715
- 来源:知乎
这篇只是晒图说一些皮毛,下面这则英文新闻更详细一些:
介面设计风味似乎受到了 Ableton Live、Studio One 等时下比较「潮」的 DAW 的启发,但「配置」、「写作」、「排印」、「播放」、「列印」五大工作介面流程的设计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「写作」介面的美术设计风格强调了正文内容所占的视觉空间比例(以宽萤幕为主,当然 4:3 传统萤幕用起来也不会有问题)、同时萤幕左右侧的工具分配也很合理(对于 Mac 版的 Finale 而言可谓正面一耳光;至于 Windows 版的 Finale 的工具列早就可以停靠在视窗两侧了)。值得一说的是,根据这些工具按钮的重要度优先级,最常用的那一组用以输入音符的工具列的体积被明显放大了。
Dorico 重新设计了用以排印乐谱的音乐字型(相关文章请洽他们的研发日志),整体视觉感受非常良好。如果我没记错的话,这是一套开源的字型、且已经有人将其修改成「Norfolk」这套可以用于 Sibelius 的版本(我就一直在用)。
Dorico 的很多功能在这「写作」模式下是无法进行的(比如只选择单独的升降符号,等)…这些都需要在「排印」模式下完成。这使得这「写作」模式变得非常纯粹、使得用户在这个介面下不需要关心任何与写作无关的事情。所有针对音乐印刷元素的微调都由「排印」介面负责:
这使得「排印」介面仅用来专注于对音乐印刷元素的修改。这些修改都会实际反应到「写作」等其他介面当中…而这些不同的介面就是允许你用不同的方式来修改同一篇档案罢了。可见这个团队早已意识到:他们当初在 Sibelius 7 当中「藉由 Ribbon 工具列设计风格、将制谱软体的全部功能都统一到单独的介面当中」的设计并不能很好地讲究效率,而现在他们也无权对外就 Sibelius 发表任何评论。至于现任的的 Sibelius 团队怎样应对这 Ribbon 设计风格、还是重新设计介面?这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其实 Dorico 就「排印」介面的元素编辑方式而言、还是能找到 Sibelius 的基因(参见上图当中针对 Slur 元素的尺寸控制节点)…但 Dorico 已经取消了针对乐谱排印元素的「磁吸式动态调整」的设计──你所看到的元素位置,就是该元素的实际定位数据所指示的位置。用过 Sibelius 7 / 8 的人们在汇出 MusicXML 并转入到其它制谱应用当中时、会发现整个乐谱的排印元素摆位变得乱七八糟,就是因为 Sibelius 7 / 8 没有将「磁吸式动态调整」过后「看起来正常」的介面元素摆位给写入到 MusicXML 数据当中。然而,这可能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,且就「排印」这种讲究「精确定位」的工作而言也太煞风景。另外,纵使 Sibelius 有介面元素参数检视器、以应对严肃排版控制需求,但其调用方式严重脱离上下文、割离了用户的使用体验…于是 Dorico 吸取教训、引入了上下文参数编辑面板:
这面板就停靠在画面正下方、随著当前选中的乐谱排印元素而提供不同的设定选项。
以上就是 Dorico 近期宣传的重点新设计,但还有其它的新特性值得期待(比如增强的自由双栏列印支援、基于 Nuendo 的 32 位元 192kHz 高传真 ASIO 音讯引擎)。说到 ASIO 引擎,自然会有噩耗:Dorico 将不对 Audio Unit 格式的乐器和效果器提供任何支持。
与此同时,Dorico 会附赠 HALion Symphonic Orchestra library 和 HALion Sonic SE 2(就是 Steinberg Hypersonic 4);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 Dorico 的高售价:
纵使现有 Finale / Sibelius 用户可以用更低的价格限时购入 Dorico,这价格也是当真宰人。我只求 Steinberg 将 Dorico 的授权改成云授权或者跟著 Steam 走…真要用 eLicenser 的话,请将 eLicenser 那脆如酥糖的塑料外壳换成金属壳或者更结实的材料,谢谢。(我已经碎过两三个 eLicenser 了,导致我现在将授权备份之后都很久没用 Cubase 了)
文章出处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0919715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1
转载新闻请注明出自 Midifan.com
-
2016-06-01
孫志貴
回复 夏末:一、我通篇都在用简化字;二、我只管意思正确,至少「Engrave」翻译成「排印」是通用译法(意为「对排版的微观编辑」)。 -
2016-05-29
匿名
就是牛逼,就是怼AVID -
2016-05-28
夏末
每次看楼主的文章都挺费劲 要先翻译再理解,能不能写简体。。。